为深入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校于4月12-13日成功举办了“AI赋能教育教学”专家讲座。此次讲座邀请江南大学马志强教授、中国矿业大学石礼伟教授、池州学院吴义根教授、安徽工程大学周鹏教授及超星泛雅集团高级讲师做专题报告。各单位及二级学院教师400余人参加讲座,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秦品德主持,汪建利副校长发表讲话。

超星泛雅集团陆慧、蒋雅文2位老师分别以“从数据到智能:图谱+AI赋能高校课程高阶进化”、“AI+教育:30款工具重塑高效教学”为主题向老师们详细介绍了超星智慧课程平台的核心功能以及创建智慧课程的方法与实践路径,结合前沿学术研究成果及现场实操演示,详细阐述AI技术在教学设计、辅助学习、学习评价等环节的应用策略,帮助老师掌握AI赋能教学的核心方法。

江南大学马志强教授以“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驱动的教学创新实践”为题,从国内外高校AI创新应用、AIGC基本能力及应用形态、AIGC驱动应用流程方法等几个方面展示了人工智能如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创新与重构。现场演示了DeepSeek、豆包、Coze、讯飞星火等大模型在教育场景中的进阶应用,涵盖文献智能萃取、多智能体协同教学设计等关键环节。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为教师们打开了通往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新世界的大门。

池州学院吴义根教授以“从理念到实践:AI赋能课程教育教学的逻辑路径”为题从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背景出发,指出AI赋能教育教学需遵循“理念更新—技术融合—实践优化”的逻辑路径。并以《微观经济学》课程为例,展示了AI在知识图谱、经济学智能体、AI助教、虚拟教研室、虚拟数字人、数字教材等场景中的应用成果。

安徽工程大学周鹏副教授围绕“AI赋能智慧课程建设与应用——以‘电磁场与电磁波II’课程为例”为主题介绍了知识图谱的基本原理和构建方法,阐述了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随后结合“电磁场与电磁波II”智慧课堂建设,详细讲解了AI助教、AI工作台等先进工具在辅助生成教案、批改作业、考试出题、学情分析等方面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最后周教授还提出AI技术在教学能力比赛中应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鼓励大家积极参加各类教学比赛提升教学能力。

中国矿业大学石礼伟教授从“理念创新、技术赋能、实践路径”三个维度展开论述,指出数智化技术为课程思政提供了精准化教学分析、个性化学习支持和全过程育人评价的新可能。强调课程思政要渗透专业思想,反映学科前沿,引导课外拓展,促进文理交融,彰显课程温度,实现思政教育的“润物无声”。

此次“AI赋能教育教学”专家讲座是学校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数字化能力,启发教师进行数字化教学探索的重要举措,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导,也为AI技术在教育与内容创作领域的应用指明了方向。
(文:丁晓慧/图:校团委/审核:陈国平/终审:党建办(宣传部))